【保险实务】区块链赋能保险业
作者:?张民
更新时间:?2020年01月11日 19:04:07
游览量:?54
简述:
随着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和行业不断探索,区块链成为创新潮流中的热门话题,其技术被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之中。在保险业,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丰富的场景应用为保
随着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和行业不断探索,区块链成为创新潮流中的热门话题,其技术被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之中。在保险业,区块链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丰富的场景应用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险企深耕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滋养。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自2014年开始,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公司就开始增多。2016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中就首次提到了区块链,并明确提出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创新、试验和应用,以实现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区块链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并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在《2019上半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中,中国占比67%,在排行榜前三名中,阿里巴巴以322件位列第一,中国平安以274件排名第二;此外,还有众安科技以99件排名第六,百度以90件排名第七,腾讯、京东分别以66件、59件排名第十三、第十四,泰康以41件排名第十九。由此可见,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已渗透到了诸多行业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保险业,近年来已有多家险企深耕区块链技术。早在2016年,阳光保险率先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架构,推出“阳光贝”积分和“区块链+航空意外险卡单”,开启了我国保险业区块链的应用先河。2017年9月,上海保交所推出区块链保险业务平台“保交链”,可以在金融清算结算、反诈骗、合规性监管及保险交易等多领域实现应用。
众安保险从2015年开始组建区块链团队研发核心技术,2018年与众安科技推出了首个保险通证。截至2019年9月底,众安保险已提交区块链相关发明专利申请129项,实审公开可查112项。中国人保应用区块链最为典型的项目是在农险领域开发出“区块链+养牛保险”,以生物特征、DNA和耳标等多种生物识别手段为基础,实现了肉牛个体识别与验证。
中国平安将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运用在中国智慧医疗建设及医疗科技创新上,同时将区块链应用于“三村晖时间银行”,让志愿服务记录真实、有效、可追溯,推动社会公益模式的创新;平安产险搭建智慧农业产销溯源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物联网设备,实现全产业链溯源管理,以科技协助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平安区块链已在金融、房产、汽车、医疗、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十多个应用场景中落地,区块链节点超过4.46万个。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在区块链技术领域拥有278个专利申请,8个获得授权,并曾斩获IDC全球区块链大奖、BAI全球创新奖等奖项。此外,泰康等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探索区块链场景应用。由此可见,区块链与保险业已进入了深度融合的阶段。
天生“记账专家” 解决“三大痛点”
区块链受到险企的追捧是基于其开放性、可拓展性、成本最低且执行效率提升以及计算服务范围提升等特点,在保险行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有专家指出,首先,区块链技术可以使保险行业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特别是区块链作为天生的“记账专家”,赔偿标的价值可以追本溯源,并实现永久性审计跟踪。据测算,保险业采用区块链技术可节省15%至20%的营运费用。其次,区块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保险公司的理赔效率,增强客户的体验满足度。借助区块链的赋能,保险行业的理赔流程可完成全新迭代,并实现理赔效率的飞速提升。再次,区块链可以加强保险公司产品开发的广度与深度。由于区块链数据的开放性,行业间在合规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数据共享,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演进。第四,区块链可以增强保险产品的自我弹性,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柔性赔付机制可以使保险公司更好地分布存量资金,也能提高赔付的精准度。第五,区块链有助于保险行业识别与防控客户的道德风险。通过区块链的公开信息,可对个人身份信息、健康医疗记录、资产信息和各项交易记录进行验证,做到核保、核赔实现准确判断,同时把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等欺诈行为挡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