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教育?
作者:?张民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4日 17:15:49
游览量:?169
简述:
年代带着技术的烙印走进了新时代,教育事关一个时代的青年命运,而科技决定着青年的未来。科技的赋能让教育到底有多深奥,通过科技手段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多少年轻的人命运改
年代带着技术的烙印走进了新时代,教育事关一个时代的青年命运,而科技决定着青年的未来。科技的赋能让教育到底有多深奥,通过科技手段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多少年轻的人命运改变?似乎还是一个未知数。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用科技打通现实阻隔,而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科技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面貌。其中不少人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推荐一个教育能人------南阳市博文学校创始人、校长张博。

如同记者从照片看到的感受,之后通过视频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得出一个结论,张博是在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但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缺乏的河南省产生的一个标记性的人物,张博的确与众不同,因为他不仅产生于河南,是河南的典型,也是中国的典型。

一、教育的内容可以变化,梦想却在更新中实现
有报道记载,张博是个80后,他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西北的平原小村庄,其实就是一个农家的孩子。从小给地方上的感觉是,这个孩子听大人的话,喜欢按步骤做事,四平八稳,少年老成。他对记者如此说:我有大学的梦,但合适的专业才是我梦中的追求。他说,“我大学考了两年,第一年高三,专业不是太感兴趣,就回来复读了,第二年专业还是被调剂了,调剂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其实一直喜欢法律和商科,因为没有退路,所以就只能硬着头皮去学计算机了。学了之后感觉,不算太坏”,如今春风得意中的张校长虽满脸的淡然,但透出来的是一种自我实现中的满足。
“这也是我现在为什么要去做学业规划,并用现代科技的计算机技术去分析数据,帮学生们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正确的选择。我是过来人,我太明白在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初成时期,有个好赋予数据的客观的“向导”是多么的重要啊!
据笔者了解,张博创办的博文高考教育只能算是一个从事培训的学校,在中国的教育语境中,没有发任何文凭的资格,也不能算是入主流教育的体系,而他,硬是从市场的检验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赞扬和成功。这一切得益于张博大学时代在学生会的历练。“我从初中去一直担任班长,体育委员等学生干部,到了大学,依然是班长,四年时间跟了两任辅导员,受益很大。”
传统接受教育洗礼的大学期间,他并不像所有的学生一样刻意追求分数的高低,他的冥冥之中是要成为一个创业者的。学生时代的工作历练,让张博慢慢喜欢上了跟学生打交道,喜欢上了学生工作。大学期间和同学一起张罗着做了几期课外辅导班,慢慢积累了经验,加上学生工作的管理得心应手,很快,博文培训这个招牌在当地就传开了。
从2007年暑假班开办起,博文培训学校每年培养高中各类学生2000人次,陆续为中国各类大学输送了近20000名学生。张博校长也陆续被全国各类媒体报道,各类评选奖项接踵而至,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被南阳市报业传媒集团评选为“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2018年被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评选为“2018年度河南民办教育行业领军人物”,第七届全国创新创业领袖峰会上获得“2019年度行业贡献人物”,第九届全国创新创业领袖峰会上获得“2021年度行业影响力人物”。
“年轻,干劲十足,熬夜给学生们讲题,跟学生同吃同住,感觉用不完的劲”回忆过往,张博依然是淡然的微笑和谦恭的语调,对于获奖,他认为那是对自己以前工作的认可。但可以感受到,他言语间,更多的是幸福。“一晃入行十几年了,我的很多学生现在都是博士了,我却成了专业的外行人,却在成才教育中熬成了内行人”。
二、运用计算机技术,让因材施教更依赖数据分析
早在covid-19疫情到来之前,张博一直在思考并尝试运用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对与反思中,渴望着科技的神通,更有目标地为线上线下的教育培训服务。2019年年底疫情袭来,全国高三学生和博文学校的近千名高三学生都被困在家,如何继续高三的复习成了困扰老师和学生的通常的难题。